急救热线 0478-8780120 0478-8281111

   00:00-24:00

医院地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兰布和路98号 (可乘坐7路车、2路车到 巴彦淖尔市医院下车)

致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每一个平凡而又非凡的你

作者:党办 孟臻毓      发布时间:2023-01-13      访问量:1214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空间

每年冬春时节

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

也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医疗救治最繁重的时刻

当前

面对大量新冠病毒感染群体

他们又迎来了

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在这个特殊时期,各种因素叠加使巴彦淖尔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二科及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更加繁忙,全科医护人员按照“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要求和医院安排部署,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日夜奋战,带病坚守,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无论当下何种境遇,他们从未退缩。

他们是抗疫战士们的“指挥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邬英、二科主任田军平“阳”着也没休息过一天,全程参与各类救治工作,动态掌握每个患者病情。与科室医生探讨、分析患者的病情变化、对比数据,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天天加班加点,忙碌到深夜,后半夜还要处理各种突发状况。

1673861012612033634.jpg

“科室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邬英说,每天查房、门诊、会诊、抢救……科室的医护人员应在尽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除了诊治本科室的患者,还要兼顾ICU、RICU、CCU、PICU及院内其他危重症患者的诊疗。目前高龄患者居多,病情重,变化多,又有基础病,诊疗、护理难度可想而知。

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患者

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二科及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共有医生19人,护士39人,收治患者150余人,其中80%是大于70岁的老人,重症患者约有25%。每当有重症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医护团队会迅速做出反应,各司其职,高流量吸氧、吸痰、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畅通呼吸道、连接呼吸机......直到患者血氧饱和度升高,血压心率逐渐恢复,生命体征平稳,大家才会稍稍松一口气。

1673861055434013807.jpg

“16床换药”“39床吸氧”在科室走廊里护士拿着湿化瓶跑向病房,快速的完成手上的工作。本该下午2点就下班的护士到了下午5点还在忙碌没有离开,“这段时间医生、护士加班加点是常态,即使这样都有干不完的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王茹说。

医生王虹、姚敏,护士徐嘉悦、华龙霞换下护士服、脱下白衣,来不及休息片刻,又陪在了亲人的床边,还会顺手帮当班的医生、护士再干一些活......

1673861074539026237.jpg

王茹哽咽着说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交给老人顾不上管。一名年轻的护士满脸歉意的跟我请假:“护士长,实在不好意思,孩子烧的太厉害了,降不下来,我能不能请半天假去照顾一下”,差一点掉下的眼泪里充满了愧疚与辛酸。“我们虽然辛苦,但是患者和家属能理解我们,我们很欣慰,看着家属焦灼的目光,我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床位,帮助更多的患者”。

“呼吸人”你们都很棒!

面对前所未有的高压救治任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二科、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团结一心,服从医院统一调配,前往各个岗位坚守阵地!医生每人管床10-15人,查房、会诊、写病历、下医嘱、与家属交代病情、抢救哪一项也不能停下。

1673861116664068292.jpg

医生王冬婧一个急诊班会诊24人,收住院8人。有一天她接了118个电话还不包括接座机电话,她说几乎每个“呼吸人”都是这样,还有人接了150多个电话。医生贺凯悦、RICU护士靳少敏都是怀孕8个多月的准妈妈,工作起来不比别人少干一点。医生那仁格日乐“阳”后刚上班,由于工作忙体力不支,晕倒在科室。护士秦瑞本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科室人手紧治疗一拖再拖......

1673861145232066073.jpg

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护士长高丽介绍,三个科的医护人员几乎每天7:50甚至更早就到岗开始工作,有时候太忙不知道拖了多长时间才来得及随便对付一口午饭,接着干活一直到晚上7、8点才能下班。虽然连续十几小时高强度工作,但大家都是抢着干活,任劳任怨。在发病的高峰期大家最多休息2-3天,闯过发烧关后就立即回到工作岗位。“我已经退烧了,随时可以到岗!”“我好多了,立刻上班!”“没事,让他们生病的多休一下,下个班我可以继续上。”像接力赛一样,一棒接一棒。医生陈文、李丽霞、杨凯珍、范永强、王松令,护士谭杏珍、陈肖同、刘佳发着烧也在岗位上坚持工作一天都没休息,带病上岗,没有一句抱怨,没说过一句累。

1673861164753004003.jpg

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里的重症患者24小时都需要护士监护,她们顾不得自己也是感染者,事无巨细的照顾着患者。家属不能陪伴在身旁,她们就充当家属,洗脸、喂饭、翻身拍背、接屎接尿,趁着护理的空隙还要与患者聊上几句,安抚患者的情绪。辅助排痰、卧位通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床旁各类机器数据变化,参与抢救。有护士直言“回家躺在床上都是呼吸机的报警声”。护士长付学锋说“看着我们科这些孩子们下班都累到抬不起腿真是心疼”。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二科及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医护理团队坚持守在一线,无私奉献,互相配合尽快完成各类病人的收治工作。他们奋战在临床一线,没有一个喊苦喊累,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起共克时艰,全力守护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这就是我们的医生和护士!

三年前,

他们逆行出征,

在病毒和普通人之间筑起生命屏障!

三年后,

他们直面病毒,争分夺秒,恪尽职守,

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坚守生命线”

以平凡之躯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

用滚烫的初心尽己所能、为己能为!


致敬!坚守一线的“呼吸人”

致敬!日夜奋战的所有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