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重大流行病、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邪气”。由于其传染性强统归为“疫病”范畴,主要与湿、热、毒、瘀有关,防治上侧重于辟邪与祛邪。
巴彦淖尔市医院从预防与用药两个方面给出中医方案:
一、预防
中医特别注重“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即在未发病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防什么?防感染、防发病。
目前,新冠病毒毒性虽然下降,但传染性依旧很强,所以该做的防护措施一样不能少,其中规范戴口罩是最重要的一项,这里要强调,口罩一次戴1个足矣,还要尽量少去人多的密闭空间。
老人、儿童和有基础病的特殊群体,更要加强防护。
疫苗可有效降低病毒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所以建议没有禁忌症的人群应积极接种疫苗。
此外,除了接种疫苗,对于一些体质特别差的人,在疫情的高发期可口服一些扶正气的中药,如黄芪、白术、防风等,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另外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均可。
还要注意调畅情志,不能过于紧张。
饮食宜清淡一点,起居作息要规律,避免熬夜劳累。
卧室楼道勤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二、用药
在未出现特效药前,中医药有其较好的治疗方案。
少量备药用来应急是对的,但大家担心感染,盲目跟风,疯狂大量购置退热药及一些中成药大可不必。
中成药都是由中草药加工而成的,中医对于重症人群会辩证出方、个体化治疗、一对一服务,效果更好。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用药是不一样的,可不是某一个药百病都治,或者从头到尾都吃一个药,那是不符合中医治病原则的。如前段时间新闻报道服用某些药后,出现了大量腹泻患者,是药的问题吗?不是,是患者或医生没有正确辩证,而出现的药不对证问题。
除了退热药之外,如何选择中成药?
国家和自治区都下发了新冠病毒感染居家用药目录,每个证型有很多药物,选一种即可,用药时务必分清风寒还是风热,以免适得其反。
风寒主要表现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脖子僵、鼻塞声重、流清涕、口不渴等为主,用风寒感冒颗粒、荆防败毒颗粒等祛风寒药物治疗。
风热主要表现以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头痛、黄涕、黄痰、口渴想喝水为主,用银翘败毒、风热感冒颗粒等祛风热药物治疗。
如果有发热、头痛身重、恶心、上吐下泻等表现的可用藿香正气类。
如果实在无法确定可以咨询医生,如用药3日仍高热不退甚至症状加重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