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隐裂也叫牙微裂,主要是指患者牙冠表面出现细小裂纹,不易被发现,牙隐裂裂纹深至牙本质,患者存在强烈的疼痛感,牙隐裂最易发生在第一磨牙,以上颌磨牙比较多见。其次是第二磨牙及前磨牙,在咀嚼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合力,在咬合关系较紧且磨耗不均的时候,患牙的窝、沟、裂、隙位置出现的隐裂。
疾病的原因:第一是生理因素,牙齿的窝沟位置是牙隐裂的高发位置,是牙齿发育时期的钙化结合区,如果钙化不全会成为牙体结构的薄弱区,降低了牙体折裂强度。
第二是生物学因素,牙齿牙尖斜度过大,处于高危因素,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牙面磨耗不均,导致斜度增大,水平分力增加,长期作用,降低了牙冠的抗折裂强度,从而引发了牙隐裂。而且不良的咀嚼习惯也会导致牙隐裂,比如夜磨牙,喜欢咬硬物,还有食物隐藏硬物等。
第三口内饰物,部分年轻人在舌部或者嘴唇佩戴金属饰物,也会导致牙隐裂风险增加,长期佩戴口腔饰物,增加牙体磨耗,并且易产生牙折裂现象。
牙隐裂患者的裂纹、范围和深度不一,引发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如果患牙裂纹比较浅,可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裂纹加深,病情加重,引发一系列症状,患者在咀嚼粗纤维食物时,会感觉不适感、冷热刺激感,伴随短暂的疼痛感。主要是因为咬合力导致裂纹的纹路变宽,解除咬合压力,能够逐渐恢复,长期患病的患者牙髓出现炎症症状,对温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牙髓本身缺乏体感受器,无法指出疼痛具体位置,一旦牙髓或根尖周出现裂纹波也会出现根尖周炎的症状,病情持续加重,导致患者牙齿裂纹加深,从而导致牙纵裂。
牙隐裂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在根管治疗后,患者实施全冠修复方式,全牙尖保护效果比较好,牙体的稳定性也高,但是死髓牙的愈后效果较活髓牙差,而且剩余牙体组织折裂和冠方渗漏是容易导致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不要咬过硬的骨头,要减少外力撞击,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防止牙隐裂的发生。
本期专家 孔繁华:巴彦淖尔市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口腔医学会会员,内蒙古口腔医学会,老年病学专委会委员。1999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2006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综合科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区内外各种学术会学习。 擅长口腔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各种牙体牙髓病的诊断治疗及疑难根管的定位,复杂根管的预备,固定类及活动类义齿修复,及微创拔牙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