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人或自己身陷于肿瘤的战斗时,“吃”这件平常小事,往往会成为每天最头疼的难题。患者没有胃口,吃不下,身体日渐消瘦;家属精心准备的饭菜,可能换来的是摇头和呕吐。这种无力感和焦虑,我们感同身受。
“不吃东西,哪来的力气对抗病魔?”这句话道出了所有家属的心声。的确,良好的营养是支撑治疗、减缓副作用、维持体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石。别担心,面对不同的饮食难题,我们有许多贴心的小技巧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食。
·当“吃不下”成为常态:食欲不振·
您的担忧:“看着他一整天吃不了几口,体重一直掉,我心急如焚。”
应对技巧:
调动感官:在“色、香、味”上多花心思。使用色彩鲜艳的蔬菜(如胡萝卜、西兰花)进行点缀,利用天然香料(如葱、姜、香菜)提香,让食物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少食多餐:把一日三餐变成一日六到八餐。每次只准备小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可以在手边常备一些健康小零食,如坚果、酸奶、小蛋糕。
能量密度优先:在有限的食量里,优先选择高能量、高蛋白的食物。比如,在粥里加入肉末、鱼松、蛋花,用牛奶代替部分水来和面。
·难以抑制的恶心呕吐·
您的担忧: “好不容易吃下去一点,转头就吐了,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应对技巧:
开胃先行:饭前可少量饮用酸梅汤、柠檬水或姜茶,有助刺激味蕾,缓解恶心。
口味选择:偏酸、偏咸的食物通常比甜腻、油腻的食物更容易被接受。避免油炸和辛辣食物。
时机是关键:在接受放疗或化疗前至少2小时内避免进食,可以有效预防治疗期间的呕吐。
补液很重要:呕吐后容易脱水,应小口、多次地补充水分或电解质饮料。
·“嘴里变了味”的困扰·
您的担忧: “他说以前爱吃的肉现在吃起来是苦的,这可怎么办?”
应对技巧:
清洁口腔:餐前用淡茶水或白开水漱口,清除异味,能暂时恢复味觉的敏感度。
巧避苦味:如果对苦味敏感,避免苦瓜、芥菜等。对肉类感到苦涩时,可用糖醋汁、果汁(如菠萝汁、苹果汁)或调味料提前腌制。同时,多选择鱼虾、鸡蛋、豆腐和奶制品来替代红肉。
“浓妆”上阵:多用香菇、洋葱、番茄酱、咖喱等气味浓郁的食材,通过强烈的嗅觉和视觉刺激,来弥补味觉的不足。
·口干如嚼沙·
您的担忧: “他总说口干,连咽口水都困难,干粮根本没法碰。”
应对技巧:
刺激唾液:口含冰块、咀嚼无糖口香糖、吮吸柠檬片或饮用少量酸味饮料,都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
改造食物质地:将食物做得湿润、细软。多吃炖菜、汤羹、肉泥、果冻、布丁等。任何食物都可以搭配汤汁或奶制品一起送入,帮助吞咽。
·疼痛的口腔黏膜溃疡·
您的担忧:“嘴里全是溃疡,一吃东西就疼得直掉眼泪,看着真心疼。”
应对技巧:
温和至上:选择质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烂面条、香蕉泥。避免过热、过酸、过硬和粗糙的食物。
借助工具:使用吸管来喝流质食物,可以绕过口腔中疼痛的溃疡点。
营养支持:主动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谷氨酰胺,有助于促进黏膜修复。如果疼痛严重影响进食,不要犹豫,及时与医生沟通,考虑使用肠内营养液(管饲)来保证基本营养。
·令人窒息的吞咽困难·
您的担忧:“每次吃饭都提心吊胆,生怕他噎着、呛着。”
应对技巧:
食物质地改造:这是核心。将所有食物打成匀浆、做成泥状或糊状。勾芡可以使食物顺滑,更容易下咽。市面上的增稠剂可以帮助水、果汁等液体变成更安全的胶状物。
营养补充:在此阶段,单纯依靠饭菜很难满足能量需求,应积极使用专门的口服营养补充剂(ONS),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管饲。
·恼人的腹胀与腹泻·
您的担忧:“吃一点点就胀得难受,还动不动就拉肚子,营养根本留不住。”
应对技巧:
避开“产气”元凶:暂时避免豆类、洋葱、卷心菜、牛奶、碳酸饮料等。
调整习惯:坚持少食多餐。餐前30-60分钟喝汤水,正餐时少喝。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说话,减少空气吸入。
腹泻时:采用低渣饮食,减轻肠道负担。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避免油腻食物,选择低脂配方的营养补充品。奶制品可能加重腹泻,可尝试酸奶或无乳糖牛奶。
给患者和家属的暖心提示:
1. 沟通与耐心:
患者的味口和症状每天都在变化,多沟通,问他们今天想吃什么,尊重他们的感受。一次不吃不要强迫,耐心尝试。
2.灵活变通:
没有一成不变的“抗癌食谱”。今天能吃下一碗肉泥就是胜利,明天可能只想喝点清粥,这都是可以的。
3.寻求专业帮助:
当您感到束手无策时,请务必咨询临床营养师。他们能为您提供最个体化、最专业的膳食方案。
抗癌之路固然艰辛,但一餐一饭里蕴含的爱与关怀,是最温暖的力量。希望这份指南能为您点亮一盏小灯,在饮食调理的路上,给予您些许支持和方向。
科室简介
巴彦淖尔市医院肿瘤内科是为各种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姑息治疗、癌痛诊治的综合性肿瘤专科。该科室对各种肿瘤,包括肺部肿瘤、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肝胆肿瘤、胰腺肿瘤、淋巴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等多种实体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肿瘤晚期姑息治疗,还有相关胸腹腔积液、肿瘤营养及肿瘤癌痛等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文字:范立娜
图片:肿瘤内科、微信编辑器会员版权
蒙公网安备 1508020200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