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巴彦淖尔市医院网站!

公众入口

24小时急救电话: 0478-8780120\8281111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新闻

生命至上:巴彦淖尔市医院上演生死救援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5-08-01 访问量:7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q

一日凌晨,一名车祸患者被紧急送入巴彦淖尔市医院急诊科。此时的他已陷入昏迷,浑身是血,生命体征如紊乱的电路信号,在严重创伤的干扰下摇摇欲坠。急诊科的全腹部增强CT显示:腹主动脉破裂、腹腔大量积血、多脏器损伤、全身多处骨折……每一项伤情都足以致命,患者的生命在悬崖边缘徘徊。


“姓名?”“不知道。”“家属联系方式?”“没有。”信息登记本上空空如也,连最基本的身份信息都成了谜。按照常规流程,缴费是治疗的前提,但急诊室的空气里,“生命至上”四个字压过了所有规则。“开通绿色通道,先救人!”急诊科医护人员没有丝毫犹豫,火速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第一时间组织会诊,迅速投身到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


会诊电话在第一时间拨通了血管腹壁疝科夜班医师魏东的手机。魏东迅速赶到急诊科,评估病情:患者已陷入失血性休克,情况万分危急。他果断将患者收入院,并立刻向上级主任医师张有卓汇报了患者的危急状况。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通知的主任医师张金柱、副主任医师段飞和住院医师毕旭东迅速做好急诊手术的各项准备。


凌晨2点,张金柱带领团队全力抢救。他们成功完成了腹主动脉造影、球囊阻断、破口修补等一系列高难度操作。然而,手术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挑战——乙状结肠破裂。面对这一突发情况,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宝音升博尔立即赶来,无缝衔接进行乙状结肠及系膜破裂修补术。


长达5个半小时的手术中,血管腹壁疝科、胃肠外科、手麻科、输血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紧密配合,形成一个训练有素的战斗集体,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没有丝毫延误。术中,患者出血量高达6000ml,相当于把人体全身的血液换了一遍还多(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血液总量约4900--5600ml)。医护人员沉着冷静,自体血回收、输血补液等措施环环相扣,为患者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术后,患者转入ICU,医护人员们24小时不间断地监护着患者的病情。腹主动脉血管破裂后抢救成功概率极低,是非常严重的疾病。管床医师魏东深知:手术成功只是这场生死较量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第一步,患者的身体宛如经历了一场狂风暴雨的侵袭,术后各器官能否顺利“重启”,就像风雨中摇摇欲坠的灯塔能否重新点亮,还有诸多未知的“暗礁”和“漩涡”在前方等待。魏东不放心,衣不解带地陪着,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这一陪,就是5天。


术后第2天晚上,患者家属通过交警联系,从山西省赶来。医疗团队详细介绍了患者病情,住院手续这时才补充完整。家属的心也随着病情而揪紧。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

术后18天,呼吸机成功脱机;

术后20天,患者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这一系列的好消息,不仅是患者生命的转机,更是巴彦淖尔市医院多学科协作实力的最好证明。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者的病情逐步好转,这好转的迹象宛如黑暗中透出的曙光,为患者和家人重新点燃了希望。


在这场生死救援中,巴彦淖尔市医院以“生命至上”的原则与担当精神,展现出了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面对车祸昏迷的患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救死扶伤”的崇高职责,向党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字:胡 瑞

编辑:胡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