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巴彦淖尔市医院网站!
9月28日,由巴彦淖尔市医院卒中中心主办的2025年巴彦淖尔市卒中急救地图发布会于该院门诊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同步整合了“内蒙古自治区基层行学术活动-巴彦淖尔站”“巴彦淖尔市市级质控中心卒中质控会”及“巴彦淖尔市神经系统疾病专业医疗质量质控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与自治区关于脑卒中防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卒中急救体系,提升急性脑卒中救治效率。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委员会常务委员、内蒙古自治区百万减残工程委员会副主任朱润秀,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高瑞江,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樊寅熙、市医院副院长张林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全市各旗县(区)卒中中心分管领导及救治小组成员参会。我院神经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贺哲锋、神经内一科主任贺雯、神经内二科主任陈春艳共同主持会议。
发布会现场
关注健康 预防卒中
市卫健委副主任樊寅熙在致辞中强调,脑卒中(俗称“中风”)以其“四高”特点严重威胁市民健康,“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在“黄金时间”窗内获得救治至关重要。卒中急救地图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整合全市优质医疗资源的关键举措,能够构建“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康复管理”一体化模式。他要求各定点医院强化卒中中心建设、120急救中心优化调度、各级机构保障绿色通道畅通,并依托地图监测数据持续破解运行堵点,切实将这项民生实事办好。
巴彦淖尔市卒中急救地图
市医院副院长张林指出,在基层发布卒中急救地图能有效引导群众在发病后第一时间呼叫120,并送往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从而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作为年开展脑血管手术350余例的高级卒中中心,我院具备静脉溶栓、支架取栓,脑动脉支架手术等全面救治能力。这张覆盖全市150万人口的“救命指南”远非普通指示图,它能串联各级医疗机构与120网络,帮助患者快速定位,最大限度节省抢救时间、提升资源利用率;医院将持续推动更多机构纳入地图体系,以促进全市卒中诊疗的规范化与同质化,最终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
自治区百万减残工程委员会副主任朱润秀从专业角度指出,急救地图可实现快速识别卒中患者与“病人未到、信息先到”,让医护团队提前准备。她表示,该地图是连接市与自治区卒中救治网络的关键一环,并正通过向基层延伸,致力打造以巴彦淖尔市医院为核心的急救抢救圈,保障偏远地区患者救治。她同时希望各定点医院持续优化绿色通道、120中心精准调度、市民与媒体积极传播卒中防治知识,共同筑牢健康防线。
巴彦淖尔市卒中急救地图启动仪式
在会议核心环节,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巴彦淖尔市卒中急救地图,标志着覆盖全市的“黄金一小时”快速救治网络正式落地。随后举行的授牌仪式,为巴彦淖尔市医院(地图管理单位)及临河区人民医院等定点医院授牌,明确了高级、二级卒中中心的分级救治职责,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领导为地图管理单位及定点医院授牌
发布仪式后,会议转入学术培训与质控研讨环节。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朱润秀就“卒中中心建设体系”作专题报告,该院卒中中心办公室主任高瑞江现场演示了卒中急救地图APP的使用方法,韩冰、于利君、高彩云、甄瑾等专家围绕再灌注治疗、基层识别培训、肠内营养支持等主题进行了分享。
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康复科主任张勇、神经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贺哲锋分别就神经疾病质量控制与全市卒中运行情况作了汇报,明确了后续质控重点与优化方向。
此次发布会以“发布+培训”的模式,不仅正式启用了卒中急救地图,更实现了政策传导、资源整合与能力提升的多重目标。地图有效串联了120系统与各级医疗机构,填补了区域协同救治的空白。未来,巴彦淖尔市医院将持续发挥牵头作用,完善“防-治-康”信息一体化网络,为“健康巴彦淖尔”筑牢生命防线。
文图:张雅婷
图片:巴彦淖尔市医院卒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