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体检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当体检报告中赫然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字样时,不少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在肿瘤内科门诊,前来咨询肿瘤标志物升高相关问题的人群呈上升趋势。今天,针对这一备受瞩目的话题,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范立娜为大家进行科普。
近日,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子满面愁容地走进肿瘤内科门诊诊室,一见到医生便急切地问道:“医生,您快看看,我是不是......得了肿瘤?”说着,便拿出体检报告单,其中一项CA724较正常值稍有增高。肿瘤内科医生接过报告仔细查看后,对患者说道:“您先别着急,这个不一定是肿瘤。此项化验结果显示,当身体存在炎症时,也可能会升高。”经过详细询问得知,患者既无肿瘤家族史,也无肿瘤病史,只是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多年。医生告知他:这个化验结果可能是炎症所致,建议患者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两个月后再行复查。患者听到大夫的解释,表情逐渐放松下来。随着时间推移,复查结果喜人,CA724回归正常,但从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到复查的这段时间里,该男子承受了相当沉重的心理负担。
还有一位60多岁的女士,在外院体检时查了若干项肿瘤标志物,其中某一项升高,被怀疑可能是消化道来源的肿瘤。来到我院就诊时,她又积极地接受了胃镜、结肠镜检查,在结肠处发现了一个小腺瘤和两个小息肉,并予以切除。直到完成切除的那段时间,女士一直处于紧张焦虑之中。
肿瘤标志物升高,
不必恐慌:
医生为您解读
一、肿瘤标志物的真面目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糖蛋白抗原,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很低。但当肿瘤发生时,这些糖蛋白抗原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检测中肿瘤标志物升高。虽然肿瘤标志物在肿瘤发生时可能会显著升高,但它们并非肿瘤的专属“标签”。简单来说,它们是肿瘤细胞表面或由其分泌、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其升高确实可能提示机体存在某种病变,但并非一定意味着癌症。事实上,许多良性疾病、炎症、感染以及某些药物或治疗都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上升。
二、理性看待升高现象,分析升高的原因
01
肿瘤:
虽然肿瘤标志物升高最常见于肿瘤,但并不能单凭这一结果就确诊癌症。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如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02
炎症:
许多炎症性疾病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急性胰腺炎可能导致CA19-9(癌胚抗原19-9)升高,肺炎则可能导致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
03
感染:
一些与癌症相关的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
04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05
药物或治疗:
某些药物或治疗方法,如免疫抑制剂和雌激素替代疗法,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
三、科学应对,守护健康
面对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01
定期复查:
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建议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如果复查时肿瘤标志物下降,可能为一过性升高,常由炎症或休息欠佳引起。
02
进一步检查:
如果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尤其是成倍升高,或者出现部分临床症状,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等,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03
遵医嘱治疗:
如果确诊为肿瘤,应及时去医院肿瘤内科就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对于良性疾病导致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则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04
保持冷静:
面对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保持冷静和理性至关重要。避免盲目恐慌和自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四、总结
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检查结果,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癌症。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不能单凭这一结果就做出结论。通过科学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科室简介
巴彦淖尔市医院肿瘤内科是为各种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姑息治疗、癌痛诊治的综合性肿瘤专科。该科室对各种肿瘤,包括肺部肿瘤、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肝胆肿瘤、胰腺肿瘤、淋巴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生殖系肿瘤和软组织肉瘤等多种实体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肿瘤晚期姑息治疗,还有相关胸腹腔积液、肿瘤营养及肿瘤癌痛等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有丰富的诊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