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外科、麻 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涉及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通过缓解患者围术期各种应激反应,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促进康复的目的。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诊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研究显示,ERAS相关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及满意度,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
2001年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等系统提出并实施[2];2007年2月由黎介寿院士及团队引入国内[3]。2008年,王腾祺教授即带领肿瘤外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并在内蒙古地区大力推广,充分降低了肺水肿、心衰、围术期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肺梗塞、严重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程度,提高了围术期的舒适度,缩短了住院时间[4]。
另,针对呼吸系统、胃肠功能、深静脉血栓形成、体能等4个方面并发症的预防,王腾祺教授逐步自主创设了10个标准化预适应训练技术与流程,并命名为标准化预适应加速康复外科(Standardized preconditioning f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SPC-ERAS)。SPC-ERAS术前即开始训练咳嗽、拍背、吹气球、使用无创呼吸机、体位引流、咀嚼口香糖、口服营养液、踝泵运动、6分钟标准步行、标准床上床边床下体操等10项物理预防措施。这些项目的开展,大幅提高了患者术后对这些物理训练的依存性,从而降低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玉沛,黄宇光.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一)[J].协和医学杂志,2021,12(5):624-631.
[2]H.Kehlet.Multimodal approach to control postoperative pathophysiology and rehabilit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1997,78:606-617.
[3]黎介寿,对Fast-track Surgery(快通道外科)内涵的认识[J].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15-517.
[4]齐文丽,王腾祺.ERAS术前6项适应性训练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9):1055-1059.